本来沐星河还想泡发一盆秫米,来和干的秫米来做对照的。但转念一想,反正磨成粉后要加水和的,还泡发干嘛。
说真的,沐星河是真的没见过秫米这种粮食,吃起来好吃,酿出来的酒也很好喝。除了这些,对储存条件也很宽容,只要不是泡在水里,随随便便存个一两年没问题。如果是那种专业的粮仓,存个十来年都没问题。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一是熟得慢费柴火;二是一旦泡水时间超过三个时辰,那么三天后必定发芽。
就算是泡水时间没超过三个时辰,那么这些秫米也不能吃了,要么送去酿酒要么给牲畜吃。
只要解决了熟得慢费柴火这个问题,秫米这粮食就不会是富贵人家的专享,到时候,不知道要填饱多少人的肚子啊。
当然,沐星河之所以要解决掉秫米熟得慢的问题,还是为了南凉县。
南凉县雨水太多,田里一个排水不及时就全是水了。对于秫这玩意,水多没什么问题,水多只会让秫长得更好。但是对于粱这种粮食,水一多没来得及排掉的话,就容易烂根啊。
至于谷粟麦这三……
麦这玩意在南凉县倒不是不能活,就是别指望能收获到麦子,雨水多的南凉县只会让你收获到一堆发霉的麦子。而粟的话,则是被活活淹死,因为粟这玩意是比较喜干的。至于谷,能种,但是谷要求日照多,日照少了的话就算结了穗也不会熟的。
所以,南凉县只能种秫这种要求不高的以及适合在南方种的粱这两粮食作物。
看着沐星河要自己动手磨秫米,卫队长杨斌赶紧上前道:“殿下,您万金之躯,这些粗活就还是交给我们干吧。”
虽然说跟着沐星河等同于发配,但这些天相处下来,这些曾经的禁军都对沐星河是心服口服。光是和他们一起修建王府,就真的是从心底打动了这些汉子。
尤其是,沐星河还给他们加了军饷。
普通的禁军士兵一个月是两千文钱,杨斌官职高一点,一个月也才两千八百文。而大虞王朝的铜钱兑换银子并不固定,在一千文到一千八百文之间浮动。
而在京师维持他们这个身份的生活,一个月的开销是一千五百钱打底,这个打底是吃饱且还能穿一身还能过得去的衣服。如果想吃好且穿一身勉强光鲜亮丽的衣服,五两银子起步。
沐星河现在给他们将军饷提到了二两银子,杨斌则是二两三钱银子。
其实,一直到现在,杨斌他们都没提出过要军饷。因为,这位崖林郡王有多穷他们是看到了。
出来就藩别说皇帝的内库有补贴了,就连正常的户部拨款都没有,全身上下就那不到三百两银子。
所以,现在沐星河的军饷就是打欠条,什么时候有钱了一起兑付。
沐星河要将秫米搞出容易熟的吃法,也是为了赚钱。而且,大虞律法有一条对藩王很有利的,那就是藩王不用缴纳任何税收。其实,大虞的太祖开国时,对于藩王也是收税的,可惜,后世子孙不肖啊。
果然,哪怕是小石磨,力气大的人也比力气小的人好用。尤其是,杨斌他们这些虽然出身世家但在家里的地位快和仆役差不多的远支中的远支,也是经常干农活的,推石磨那是手到擒来。
很快,三斤秫米就变成了白花花的秫米粉。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